年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 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好好了解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其发病率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首位,是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其并发症拥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给社会经济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控制血压,随时监测好自己的血压水平,让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降低致死致残率尤为重要。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有着快速降压、安全平稳、无副作用的特点,因此在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常中医认为,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脏腑亏虚,清窍失养,实者风、火、痰、瘀上扰。然而,在临床实际中,常常能够见到高血压患者热象、湿象、虚象均不明显,也不见火邪、痰邪、内风之邪上扰,反而表现出畏寒、怕风、颈项强痛僵硬、腰酸肢冷,舌淡胖苔白,脉弦、紧、沉等寒凝经脉之象,与传统的辨证存在着一定的出入。
葛根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张重要经方,其性辛温,素有解太阳表邪,生津舒经之效,主治太阳表实,兼太阳经输不利之证,亦可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汤所治高血压,乃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脉管受寒拘挛收缩,血液遇寒凝滞不畅而引起,符合葛根汤解表散寒,舒筋通经的证治。
根据临床经验,葛根汤是治疗此类型高血压病的效方,但目前临床使用葛根汤降压的文献都仅限于个案报道,或为使用葛根汤辅助西药降低血压的临床试验研究。期望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以葛根汤为主要手段治疗此类高血压的证候特点及疗效。
通过收集古代、近代文献中葛根汤的源流和证治、病因病机的叙述以及历代医家的述评与临床应用,并纳入了现代临床运用葛根汤治疗外感病、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病、肢体痹病、头晕、头痛及其它疾病的名医名家经验,以及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从多角度综合阐述了葛根汤古今临床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挖掘用葛根汤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患病情况(如主要证候特点、检查检验指标、舌脉等),疾病特点(如合并与并发疾病、既往史、个人史等),并研究葛根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主症变化情况)、方药应用情况(药物使用频次等)。
以患者疗前及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为主要疗效指标,以主症变化情况为次要疗效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探究葛根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对主症频次,舌脉的规范化处理和统计分析,归纳葛根汤治疗高血压的疾病症候特点。
以葛根汤为主方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主要症状以项背僵硬、肩背酸冷、畏风、眩晕、畏寒、便溏、腰酸痛、多汗、肌肉紧张、头痛、四肢冷痛、身冷多见;舌苔腻、白、厚、*白相间为主,舌质以胖大、齿痕、淡为主,舌底以瘀、滞为主,脉象则以弦、紧、沉为主。
以患者服用葛根汤治疗高血压前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为主要疗效指标,以主要症状变化情况为次要疗效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为观察指标。主症的治疗有效率方面,其中畏寒、便溏、多汗、头痛的总有效率达到了%,项背僵硬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肩背酸冷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眩晕为90.91%,肌肉紧张为90%,腰酸痛为88.89%,畏寒为86.67,较为理想;观察指标中,合并血脂异常患者 三酯指标较前平均下降0.±0.,总胆固醇较前指标较前平均下降0.±0.,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较疗前平均下降0.±0.,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葛根汤原方有七味药,分别是葛根、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生麻*。除葛根汤原方外,用药以早期治络、全程治络和降标靶药为主。
以葛根汤为主方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与传统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临床特点为项背僵硬、肩背酸冷、畏风、畏寒等,因此可将此类高血压定义为寒凝经脉型。
葛根汤具有升阳解肌,散寒通络之功,用其治疗寒凝经脉的高血压确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不仅血压能够得到显著下降,而且可有效改善症状,并能通过中药复方的作用,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状态,达到综合调控的目的。
葛根汤是治疗本病的核心方,即靶方。除此之外,使用丹参、三七、鸡血藤、水蛭粉等活血化瘀通络,从果态入手未病先防,使用牛膝、天麻、茺蔚子等辅助降压,*连、红曲、威灵仙等降代谢相关指标,体现综合一体化的辨治策略,为葛根汤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指出了传统高血压辨证分型的不足,提出了寒凝经脉型高血压的辨治思路,拓宽了临床视野,总结和传承葛根汤辨治高血压病的临床推广经验。
通用名称:葛根汤颗粒
葛根、麻*、白芍、桂枝、甘草、大枣、生姜。
本品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每袋装6g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3228
END长按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ongweizia.com/cwzyy/1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