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茺蔚子 > 茺蔚子功用 > 正文 > 正文

艺术直播,到底是创新变革还是无奈之举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6/10 11:30:13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艺术圈出现直播“热”

4月19日,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历史——“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OneWorld:TogetheratHome)线上演唱会全球同步直播,LadyGaga、BillieEilish等诸多巨星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着实在21世纪体验了一把互联网版“天涯共此时”。

OneWorld:TogetheratHome演出嘉宾图/时尚芭莎艺术

这场线上演唱会在超过十家平台同步播出,募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善款。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和震撼的音效,也没有观众的欢呼和躁动的气氛。但毋庸置疑,这场伟大的直播为隔离中的寂寞灵*注入了一剂抚慰心灵的清流。

疫情期间,画家陈丹青也参加了多场直播。5月16日,在闭馆百余天后,位于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恢复开放,陈丹青在抖音直播导览,对馆藏品逐一介绍,引来众多网友点赞评论;5月19日,他出现在山西博物院的直播现场,站在娄睿墓壁画前和网友们分享他对北朝墓葬壁画的看法,吸引了近6万网友观看;8月8日,他和杨飞云联合主持一场名为“徐岩的北京”的画展,在“看理想”“在艺云”“艺典中国”同步直播。

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图/悦景设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事件,艺术界不应缺席,也不应沉默,但如何现身、如何发声却成为一个无法靠常规方式去处理和解决的问题。2月29日、4月26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快手平台合作,推出两场汇集海内外众多音乐家的线上音乐会《良乐》,包括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在内的诸多大咖亮相,一时成为热点,累计观看人数和点赞数均超过百万,获得了“出圈”的好评和影响力。

“在家待了好几个星期,无法参加现场的音乐或者看到任何的展览,那可能是大家最失望、最压抑的一段时间。虽然这是一个线上活动,但还是把大家聚集到了一起。”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说,“这个项目最好玩的是大家同时在线上观看。虽然物体、空间不在一起,但其实是有一种参与感和社群感的。”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快手合作的音乐会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其实,艺术直播并非新生事物。一些艺术网站自年起就开始对国内的艺术展览开幕式、研讨会及重要的学术会议进行直播;一小部分专业艺术理论教师、理论家、批评家从年起,开始借助网络扩大传播自己对国内外美术史的梳理和理论研究;国内的个别策展人也从年起,对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双年展等大型国际艺术展事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导览。

让-吕克·戈达尔Instagram直播图/时尚芭莎艺术

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美术史论系副主任吴克*认为,因疫情防控的要求,家和书房作为最后“安全的港湾”的作用被充分开发,被利用为新的工作场域。艺术直播由是一夜间蔚然成风,甚至开始取代传统的艺术教育、艺术传播、艺术经营方式,转型为新的形态——在线化。实现了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实体向虚拟的转移,由面对面到隔屏而视的转移,并初步形成了几个在线直播板块:艺术教学(包括学校和艺术家个体)、艺术展览、艺术评论、艺术会议、艺术讲座、艺术品销售(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以及广义的艺术娱乐(主要以短视频为主)。艺术直播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上位为主角,维持着艺术领域的正常运转,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艺术直播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据报道,疫情期间,抖音平台上已开展超过次艺术直播课堂,有近位艺术家在抖音直播艺术教学,直播时长超过小时。短视频直播,让相对冷门的艺术形式以日常化的形式再度被“看见”。理论上说,直播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提供了保障,也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直观体现。

当下大部分的艺术直播似乎不存在技术门槛,腾讯、快手、B站、抖音等直播平台几乎实现了无障碍操作,使得直播平台像一个不设防的城市一样任人进出,短时期之内大量主播涌入,蔚然成风,人人皆主播。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布面油画图/时尚芭莎艺术

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赵子龙认为,艺术行业能够主动拥抱直播,是观念的一大进步。直播是大众化、娱乐化的产物,而“艺术”的主流观念仍然是精英的、专业的、小众的。如今为疫情所迫,艺术家开始加入直播,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雅俗之争”正在淡化,艺术大众化的趋势是必然。

在直播过程中,美术馆馆长与艺术家坐镇直播间,亲自讲述每一个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将艺术家真正的展现在大家眼前,这时大家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能让观众看到原来艺术家也有烦恼:会和普通人一样追剧看综艺打游戏;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懊恼;也会因为柴米油盐吵架…展现出艺术家凡人的一面,从而拉近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让美术馆、艺术品变得更加年轻、亲民化。

主播在讲解艺术作品图/吸馆ARTCENTER

“艺术直播成功的标志是流量而非文化深度,甚至文化深度可能构成直播成功的天堑。”吴克*分析道,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存在着两面性,艺术直播作为一种新形态呈现出利弊相兼的特征。

一方面,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促成了介入的便捷,保障了参与度,艺术直播成为只要有意愿便可实施的简单行为,无疑显现出相当的亲民性,大幅度提升了传播效率和传播广度,使其成为一个全民行为艺术。

另一方面,低门槛、无限制必然会催生爆量的艺术直播,同时必然导致良莠不齐,大量的直播不具有知识性或知识的连贯性;海量信息造成选择的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不加限制的生产会造成低存活率甚至生产无数的“直播僵尸”;基于人们对观看直播的耐心考验,离场率将成为艺术,尤其是艺术理论系统性传播的最大障碍。

直播“带货”拯救艺术市场?

说到直播,自然离开不开“带货”。如今,艺术圈也加入到这股“热浪”之中。

不过,不少人认为高雅的艺术与以“价格”为噱头的直播实在过于不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直播会给艺术品带来更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hongweizia.com/cwzgn/121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茺蔚子版权所有



2025-05-20 星期二 03:59:16

冀ICP备2021025554号-4